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-> 红色文化 ->
陕甘川边区游击队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 2019-01-17 10:54:16 13

解放前夕,我在兰州大学法律系学习,1948年秋在校分别由曹大武、李占春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入党后,党组织根据陇南地区山大林茂,地瘠民贫,易于开展游击活动的条件,派我回家乡——康县筹建地下武装,配合全国解放,开展游击活动。学校放了寒假,我要回家,曹、李说:“你回家作筹建地下武装,着重以地方团队为目标,条件许可时,可打入敌正规部队,策动兵变。方法上采取‘鼠潜龟伏、凝固不动’的措施,表面上若无其事,暗中启发教育,扩大力量。当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北时,配合行动”。

回家后,我首先联系了44年带领群众抗过粮、款的,在群众中有影响的郭义臣,通过他联系了伪康县自卫大队长任生银(任青山)、中队长雍多堂、小队长王建高、伪参议长李达观,,他们共掌管地方武装500余人。这是我掌握的第一支力量。

通过任生银已联系了成县、徽县、略阳县自卫队的梁队长、陈队长、乔队长。这是第二支力量。

1949年初,敌119军244师731团、732团的一部分连排长来成、康县接收新兵,我认识了他们中的盛伯涛、刘德元、王相贤、张瑞鲁、刘相杰、孙义礼等低等军官。经过一月多的相处,由不认识到认识,由不熟悉到亲密,从个人婚姻、志向谈到国内形势,无所不谈,畅所欲言。从谈话中我得知119军内部南部军官和西北军官不和,黄埔出身的军官和老粗军官不和。我便利用这些矛盾做分化瓦解,争取教育工作,让他们在731、732团内从结拜弟兄开始,与陇南新兵建立感情,利用陇南新兵不愿出省的乡土观念,待人民解放军解放甘肃时举行起义。这是第三支力量。

不久,张瑞鲁等南方军官以老乡关系建立了天水马跑泉骑兵学校的教官20多人。这是第四支力量。

另外,分散在寺台一带农村为了避兵、报仇的、由郭义臣为领导的一百多农民,这些人报仇心切,一触即发。这是第五支力量。

主办单位: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 陇ICP备2024014450号-1 甘公网安备62122402000136号
Copyright @ 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 www.kxjng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网络服务提供商:阿里云 搜索引擎:百度